Search

【2021年3月書單】
由上至下的分類:創作、推理、旅行。
  
不知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2021年3月書單】
由上至下的分類:創作、推理、旅行。
  
不知不覺間,每月書單成為我最為持續(而且可以立即公開)的系列。在月底或月初,別人領薪水時,我也想起了自己讀過這些書,並用某種只有自己理解的方式,組織這些書籍。用股癌的話來說,就是希望成為「陪伴大家閱讀的人」吧。
  
《渺小一生》|
一齣描寫主角群從十六歲到死亡的大河劇。他們渴望成名、成功、擁有穩定關係、家庭、嫉妒⋯⋯應該是我讀過最不說教的長篇小說了。有時,就算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,當事人也不見得能充分理解並敘述。反而是柳原漢雅,應該一生中都沒做過男同志,沒經過書中人物的遭遇,但找到了那種心理運轉的機制。對我來說,這是創作真正的指引。
  
《丈夫的骨頭》|
也是我創作的指引。以強而有力的女性視角,描述清晰的事件,沒有多餘的廢筆,讀者讀到最後也不會覺得自己被耍了。更重要的是,角色自白的可信度高,是我最喜歡的短篇小說類型。(不然我常常會懷疑,敘事者幹嘛說這些?他又是怎麼知道他不在場的細節?)而且,台版封面比日版美!我也想要這種有病的封面!
  
《DV8》|
紀杯一生推!以後有誰問我以三重為舞台的小說,我就直接答這本了。
  
《我喜歡工作,如果可以,不上班的工作更好》|
和推理無關,但我就是想把劉揚銘放在C位!書裡面說到創作者的伴侶不知為何都會修水電,說的就是我們的共通點(笑)。我身為百分之百的創作者,聽到他把編輯當作品牌代工,才懂了作者應該把自己當作企業來經營,避免無謂的自我懷疑。但到了他的第三本書,我發現代工確實比品牌還重要——看看台積電就知道!台灣需要創作的基礎建設!

《推理寫作祕笈》|
朋友推薦給我時,我以為主題是加強推理寫作技巧(這個書名實在是⋯⋯),後來發現跟揚銘的書很像,是許多小說家的經驗談,比如:世人都說大綱好,但我就是很痛苦。有個作者試了很多年,終於找到安心放棄大綱的方式。最近也聽到朋友說,編輯越催稿,他越容易卡住,最後索性忘了截稿日,想寫就寫,反而比較快⋯⋯這也啟發了我,作者應該是最期待看見作品的讀者,而不只是個工人啊!(但編輯應該很崩潰,封面都做好了,而且超級超級美~)
  
《片斷人間》、《轉山》、《投資金律》|
世間有各種旅行,年輕的自苦(我無法想像性格那麼溫和的謝旺霖胯下流血,又決然拒絕外界的關心,逼近暴力的邊緣,但能覺察到這些,他必然是個很好的人。)、從資產配置看到決策的風險,我們在小說或娛樂產業常常看到有錢人都是壞人,但有時,真相不是這樣,那些苛刻的有錢人,其實是不夠富裕,才沒有餘裕。真正有餘裕的人,大家可以參考《渺小一生》(這本貼滿標籤紙,而且不外借)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聽說自由工作者的三要素是:有才華、好相處、不拖稿,但我能掌握的只有不拖稿,其他兩項,只好麻煩你問別人囉。
工作邀約(講座/評審/邀稿) 請洽 [email protected] 網站 | dali1986.wixsite.com/yuchinchen Blog | hubilieh.pixnet.net/blog
View all posts